近日,在焦作市委、市政府指导下,由我校化工学院牵头,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和河南佰利联股份有限公司参与,共同承担的两项省级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——“电子级氟化锂关键技术优化研究及产业化”与“工程塑料级氯化法钛白粉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”顺利通过省级鉴定并圆满完成结项。这不仅是在焦作市“3+13+N”产业布局大背景下,我校在高性能新材料领域取得的重大技术突破,更是我校在“市域产教联合体”打造工程中,校企合作、产教融合、科教融汇,精准服务地方产业战略的具象化实践成果。

1.技术突破引领产业升级
“电子级氟化锂关键技术优化研究及产业化”项目聚焦新能源电池核心材料——高纯氟化锂的制备工艺开展研究。项目团队通过对结晶控制、杂质深度净化等关键技术的优化,显著提升了产品的纯度与一致性,其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,为我国高端锂电材料的自主可控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“工程塑料级氯化法钛白粉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”项目,则瞄准高端工程塑料的关键添加剂。研发团队攻克了氯化法工艺中颗粒形态调控与表面处理难题,成功开发出具有优异耐候性、分散性和遮盖力的钛白粉新品,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,有力助推焦作市新材料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。
2.产教融合铸就创新引擎
两项关键技术的突破,得益于化工学院深耕不辍的产教融合机制。学院通过“产业学院”“校企研发中心”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”“开放性产教融合实践中心”“教师企业流动站”等多元化校企平台的打造,构建了“共建平台、共组团队、共研项目、共享成果”的校企协同创新模式。教师深入企业一线,学生参与真实项目,科研成果直接对接产业需求,切实实现了“科教融汇、学以致用”。
3.服务战略彰显担当作为
此次两项省科技攻关项目的成功结项,是化工学院紧密围绕焦作市“3+13+N”现代化产业链群建设,精准服务“千亿级新材料”战略产业集群的又一重要实践。学院通过技术赋能,有效助力合作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,为焦作市打造区域性新材料产业高地注入了强劲的科技动能。
后续,我校将以此为契机,继续秉持“立足焦作、服务产业”的办学方向,进一步深化校企协同创新体系,促进更多科技成果落地转化,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焦作篇章贡献高校智慧与化工力量。